足球集

香港球迷眼里今天的香港足球
2016-09-13 11:49:44   作者:admin   阅读数:   我要发言(0)   收藏本文

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跟他聊一聊精工、聊一聊香港足球的黄金时代的想法;同时我还想问问他对中港足球历史上标志事件 5 19 的看法 —— 1985年5月19日,中国队在战平即可晋级附加赛的情况下,在北京工体主场1-2负于香港队被淘汰出局,并引发了赛后的大规模骚乱。

       序

       这是足球运动在一个地区、城市历经百年后的变迁景象,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缩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随着经济发展,回头看看即满满的感受万千。今天的香港足球,仍然写着那个岁月的点点滴滴。

       孔先生(按香港习惯简称 “孔生”)是热刺香港球迷会的前副会长,也是我在香港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在他的 Facebook 页面看到他 “支持的球队” 一栏除了热刺,还写了 “精工”;我当时就感到恍若隔世,因为我知道 这支传奇球队已经解散了差不多三十年了。

        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跟他聊一聊精工、聊一聊香港足球的黄金时代的想法;同时我还想问问他对中港足球历史上标志事件 5.19 的看法 —— 1985年5月19日,中国队在战平即可晋级附加赛的情况下,在北京工体主场1-2负于香港队被淘汰出局,并引发了赛后的大规模骚乱。
   
  这次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又跟中国香港队分到了一组,首回合双方在深圳0比0战平,明天第二回合比赛将在香港举行。于是我们也很自然地聊到了中港足球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以及这届比赛的场内场外。访问是用广东话进行的,夹杂了少量普通话和英语;我已经将它翻译成普通话,只保留了个别我认为原汁原味更有意思的粤语及英语说法。

         VICE:你是哪一年开始看球的?又是哪一年开始看 “本地波”(本地足球)的?

  孔生:如果没记错,是1977、78年前后,当时上小学。本地波呢就差不多是80、81年前后了。其实我们那个时候也不可能天天看球,我还是学生,想看,但是一没有那么多零用钱,二去政府大球场[ 注:今天香港大球场的前身 ]要过海,家里也都未必会准我天天去看。

  那时一张票是多少钱?

  那时一张票,最便宜的学生票是10块,最贵35,我还记得。

  那时人们收入是多少呢?

  我记得我中五的时候去工厂做暑期工,在工厂做 “执货” 之类的,大约是60块一天,一个月能挣一千。当时搭隧道巴士大约是两块五(现在的价钱是十块左右)。最便宜的球票是十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左右吧,在 “大钟底”(政府大球场南看台的俗称),球门后。

  [ 开了 Youtube,放79/80赛季足总杯决赛精华,精工3:2宝路华,他指着屏幕上的看台如数家珍。]如果没记错,坐这里是25块,中间这些是30,这些35,球门后面就10至15块。[ 我指着屏幕说:“米曹进球了。”]对,当时的澳洲国脚。当时的水准比现在高好多。

  你是怎么成为精工球迷的?

  精工是1970年成立,直到1986年解散。当时最大的两个球会就是精工和南华,我不喜欢南华,于是我就捧精工啦。

  那时精工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球员呢?

  精工有一个外援叫南宁加(Dick Nanninga),他1978年在世界杯决赛进过球,82年来精工踢了,仅仅四年之后。精工还有一个外援叫摩利(Tony Morley),阿斯顿维拉的,81年阿斯顿维拉拿联赛冠军的前锋。82年阿斯顿维拉拿欧冠,他当时是主力。跟着85年他就来精工踢了。

  你就可以想象精工的外援是什么质素。其实精工好多外援是在荷兰国家队踢过的,水准好高。华人球员也是,你知道胡国雄啦。所以其实如果精工搬到现在香港联赛,我估计我每周都会看球。

  精工的主席叫黄创山,他搞足球真是好有心的。为什么精工能选到这么高质素的外援呢?第一,它肯给钱。宣传精工表,黄创山代理的。第二,其他球队的外援是透过经纪人介绍,精工是派人飞到荷兰选人,所以通常它的外援都不差了。所以为什么中意精工?他们真是用心在搞足球,就是这样。

  能不能描述一下你记忆中80年代的香港足球?

  80年代初是香港足球最辉煌的时期。那时的球队好舍得花钱,而且真的是投到球队上。另外除了精工之外,当时东方请过沙尼(Peter Sharne),他当时是现役澳洲国脚来着。精工也都请到过云迪(Benny Wendt),是现役的瑞典国脚。

  如果你看过当年的足球呢,当然对今天的足球 …………[打开精工的维基百科页面]你看这,摩利,还有 Gordon McQueen 你记不记得,在曼联踢过的,云迪,瑞典国脚。你看荷兰球员这栏,全都是打世界杯那些呢:迪庄(Theo de Jong)、韦伯(Joop Wildbret)、穆伦(Gerrie Mühren)、南宁加、加贺夫(René van de Kerkhof)。[我还看到了中国球迷更熟悉的阿里汉。]这个米曹(David Mitchell)是当时的澳洲国脚。

  精工86年就不存在了,记得当时的情况吗?

  全盛时期香港联赛一个球队可以出7个外援,精工这些球队用心请些高质素外援,而有的其他球队请不到这种外援,于是实力差好远,成绩不好。有的人就 “唔抵得”(气不过),于是开始就削减外援。到了86年,又说要 “全华班”。于是精工就心灰意冷,就不再搞足球了。

  所以你问我香港足球是怎样走向衰败的,其实是一个字[拿笔写 ]:jealousy(嫉妒)。是真的!你看,开始香港足球没有精工的时候是怎么样,主要两大阵营:一边是东升、愉园;另一边是东方、星岛。两边角力。后来出了像精工、宝路华这些商业球队,好可惜,东升、愉园这些追不上了。

  但东升、愉园这些是霍英东做老板的,[ 注:霍英东1970年至1998年一直担任香港足总会长。]某种程度上我们这些外人会觉得,你搞得不如人好,于是你就不想让别人搞好,就用这些行政的手段搞到人家不想搞。精工、宝路华,还有其他一些,搞着搞着都无心再搞。搞到全华班之后,以前政府大球场成日爆满的情景就完全没有了。

  那你作为精工球迷有什么反应?

  当然会失望了。你说,没有外援看,纯粹全华班,当时的华人的水准,虽然我们世界杯赢了中国队什么的,但其实都有限。它一全华班之后,入场人数即刻大跌,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是啊,精工退出之后,那班愉园、南华就 “威” 了,但是没人看了现在。你问香港足球怎么走向衰败的,80年代走上最高峰之后,慢慢削减外援,慢慢那些有钱的那些宝路华、精工退出之后,真是,“死嗮”(全死了)。

  然后你怎么办?

  我就没再看了。最近这几年,我一年也就入场一次半次的,甚至两三年才进去一次。为什么?一来,老实讲,我住得离旺角场很近,但是你叫我给几十块去旺角场看,我没什么兴趣了,我情愿在家里上网打机(打游戏),都不想花钱看那班人在那……。

  面对电视上的英超西甲这些高水平的联赛,本地联赛要靠什么去吸引球迷?

  其实讲真,你进场看球,一定是人多看球才好看。为什么要去 Delaney[ 注:香港热刺球迷长期集体看球的酒吧]啊,你其实可以自己在家上网看的。你去现场肯定也是希望很多人一起看嘛。所以其实我们每一次看球,都想知道场里有多少人,多不多人一起看。

  怎么可以吸引到人呢?讲真,虽然我的 MBA 的 project 写的是 Marketing plan for the Hong Kong FA,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 product —— 产品,也就是球赛本身啊!踢得好不好,其实有的事大家都明白。你的水准一定不如那些好球员了,但是那些人搏不搏,有没有斗志,有没有尽力去比赛,这就好重要了。你说要不要搞些什么靓女美眉啊,有没有帮助?我不会说没帮助的。但是最终,就是那场球好不好看、让我下次想不想再去看了。

  你有没有看过中超,或者甲A?

  我没看过。因为对于中国的联赛印象很负面,太多假球,根本完全没看过。我知道恒大拿了中超冠军,还是因为保利尼奥在那。

  有没有中国球员你比较熟悉?

        我真是不认识现在这些中国球员。除了郑智,我在查尔顿看过他。我在伦敦的时候去现场看过。当然,最近我对这个球员印象就很负面了,没办法啦![ 注:在9月3日深圳举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队围攻香港队球门却无法得分;补时阶段,中国队队长郑智因嫌弃香港队守门员叶鸿辉倒地时间过长,并指责其拖延时间,赛后叶鸿辉在 Instagram 上发出了下面的信息。

\

\

 
香港足球总会背景历史简介

        香港足球总会(内地称为足球协会)于1914年创立以来,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足总见证了香港足球运动的变化。

        足总成立之初,并没有任何受薪的职员,亦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所有参予足总行政和管理工作等事务的人员全属义务性质。其后,足球运动的发展日渐兴盛,大量文书工作需要处理,而同时亦需要空间存放这些文件;因此,足总决定设置办公室,并租用了中区广东银行大厦4字楼55号半间写字楼作办公室,而另一半办公室为印务馆租用。当时的足总只有一名义务秘书处理日常事务。
 
        二次大战之后,足总在中区太子行2字楼211室租用了一间房子,当时的太子行是一座木楼,办公室面积约500多平方呎,除了工作空间增大了之外,义务秘书改为受薪聘用,同时亦加添了两名职员以协助秘书的工作。1954年,足总根据公司法条例注册成为有限公司。同年亦相继加入国际足协及亚洲足协成为会员。这时香港足球亦进入了蓬勃的年代。为了进一步推广足球业务,当时的足总主席史坚拿以75元月租,租用了刚扩建完成位于跑马地体育路的香港会球场(足总曾借公帑给香港会扩建球场),办公室位于球场一号看台下的地库,租期为15年。而当时的职员亦由从前的两人增加至四人。而发展至70年代,足总的职员已有十多人了(当中包括正副秘书各一人,两位助理秘书,教练及会计各一人,两位负责日常文书工作的女职员和三位杂役等)。足总的架构和运作亦已经完全上了轨道。
 
        为了应付未来大量的工作和与外界的交流接触和联系,与及有一个长远和固定的地方去发展业务;因此足总于1972年向政府申请拨地兴建永久会所。1974年该计划终于获得实现,政府于当年正式移交何交田一幅土地给予足总兴建会所。经过五年时间的筹建,位于何文田佛光街的足总永久会所于1979年9月10日下午5时经国际足协会长夏维兰治主持揭幕典礼仪式后正式启用。新会所楼高三层,面积19000平方呎,并可举行大型会议,会所一直沿用至今,而行政及管理规模亦已进入了现代化。
 
        作为一个推动足球运动的机构,足总在球队、球员及球迷之间扮演了一个桥梁的角色。过去足总为了推广业务,除了进行培训工作之外,并举办了不少慈善义赛(如士丹利七人木盾赛)以回馈社会,同时亦编印了不少刊物提供足球信息和宣传,如:赛程表、通讯、场刊、海报、积分表等。


文章关键词:业余足球 业余比赛 业余球队 业余球员 积分联赛 街头足球 城市足球

足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