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集

中国足球如何实现“体教结合”
2017-04-20 22:09:01   作者:yyh   阅读数:   我要发言(0)   收藏本文

“体教结合”一直是困扰中国足球界乃至中国体育界的难题,面对全新的“哥德巴赫猜想”,国内不少职业足球俱乐部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案”。 最直接的当属组建自己的足球学校,以山东鲁能的鲁能足球学校、广州恒大的恒大足球学校、杭州绿城的绿城足球学校最为典型。


       现阶段的足球学校和职业化之前的体校以及职业化初期的足球学校有很大不同:早期的足校过分强调足球,而忽略对球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足球项目成材率低的大背景下,“为了一棵树,毁了一片林”成为常态,严重偏离了体育、教育的本质,滋生了不少问题;职业化初期的足球学校则完全是从盈利出发,忽略足球规律,不过是打着足球之名行投机之实,让国内青训环境愈发恶劣。

\
 
       现阶段的足球学校,大都拥有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背景,首先在足球专业层面不存在问题,不少高水平足球学校甚至会聘请来自足球发达国家的外教,也会采取出国留学等方式,同时全新的足球学校也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每天至少能保证半天的文化课时间。

       但同样的,“足球学校”在足球和教育间肯定更多偏向于足球,一旦球员无法在足球领域有所斩获、面临淘汰,回归传统教育领域后,势必会遭遇很多困境,甚至影响一生。

       针对这一情况,不少职业足球俱乐部也给出了折中方案,即和一般学校合作。

       如今几乎每家中超、中甲甚至中乙俱乐部都有不止一家合作学校,以上海上港、上海申花为代表的老牌球队甚至拥有数十家合作学校,具体模式就是俱乐部向其派遣专业教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还在学校。此举首先解决了一般学校大都足球师资短缺不足的问题,毕竟有来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专业教练作为“外援”;其次,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也能得到保证;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球员过早脱离社会、脱离家庭,将全部“鸡蛋”都放在足球一个“篮子”里的窘境,让学校、家长、学生免除了后顾之忧。

       近些年,“职业足球俱乐部+学校”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即便是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已经调整为教育部门主导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也十分欢迎这种“强强联合”。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模式还结出了硕果——以广州89中为代表的学校球队通过和中超球队广州富力的合作,已经打造出了一支足以和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各省市专业球队媲美的校园足球队伍,在中国足协组织的“U系列”联赛中也已经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
 
       但和“足球学校”一样,“职业足球俱乐部+学校”模式也存在问题,比如足球和上学如何侧重问题,比如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球员需要从不同学校选拔,很难集中训练等问题。

       鉴于此,也有不少中超球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探索。比如长春亚泰就将自己的2004年龄段球员整队放在了当地学校。而河北华夏幸福更是将自己2004-2005年龄段梯队拉到了距离一线队主场所在地秦皇岛1500公里外的浙江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之所以做此安排,一方面是考虑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球员们都在一个学校,球队训练时间更好协调,团队凝聚更好打造,与此同时,在日本教练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一年四季都进行训练,而不用像在北方时,只有春夏秋三季训练。

       曾几何时,重视眼前忽略长远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中国足球青训“塔基”崩塌的“罪魁”之一;如今,大部分职业足球俱乐部已经转变思路,从起步、基础做起,将“久久为功”落到实处,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关键词:中国足球

足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