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集

被從後趕上的香港足球——台灣、關島的成功之處
2017-11-30 13:24:21   作者:保连奴   阅读数:   我要发言(0)   收藏本文



      以往造就陳肇麒一場踢出「大四喜」、堪稱香港足球隊「私房菜」的關島,近年表現突飛猛進。2005、2007、2009年香港曾經大勝15:0、15:1及12:0;直到2012年,香港小勝2:1,2015年更曾守和0:0,到2016年東亞足球錦標賽以3:2小勝關島。10年間,急起直追發展的足球運動,一洗以往「魚腩」之名。
 \
 
        有人稱港足患上「西亞恐懼症」,已經連續24年鬥西亞球隊未曾勝出,近來比賽先後負於巴林及黎巴嫩(值得一讚的是比賽過程其實一點都不落下風,奈何結果令人失望);而與香港1小時飛機航程之距的「足球沙漠」台灣,近日就示範了如何戰勝西亞球隊,在亞洲盃資格賽中完場前以2:1擊敗了巴林,成為台灣「雙十國慶」的最佳禮物,更令台灣足球隊於國際足協排名中上升至135的歷史高位。
 \
 
        到底有什麼因素令「魚腩」和「沙漠」成功掘起,直逼甚或超過繼續回味陳年往事的香港足球?

 \
 
        硬件的配合
 
         全國面積只有549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萬的關島,全國的足球場都嚴重不足,數量與分佈連台灣都不如。室外足球場數目比棒球場更少,而大部份11人足球場都是屬於學校所有,其他則是運動中心、康樂運動場或球會所有,唯一與香港相近的就是不少職業球隊都要共用球場。所以除了外流球員外,為了應付場地問題,部份關島國家隊成員除了恆常訓練,還會參加關島沙灘足球聯賽,以提升狀態。

 \
 
        那麼被稱為「足球沙漠」的台灣呢?台灣一向受注目的運動為棒球各籃球,早幾年林書豪平地一聲雷,更令籃球廣受注視,足球不要說本地賽事,就算海外職業聯賽都甚少人留意。但2015年時台灣可以容納一萬人以上的足球場已經多達8個,遍佈台灣全國。適逢2017年台北舉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台灣政府興建了6個練習場和4個全新11人足球場。而且不是單單用作星期日踢「衛生波」,全部場地得到國際足協認證,可以舉辦國際一級的足球賽事。正如台灣教育部體育署長何卓飛所言,要催生職業聯賽就必先有標準場地。
 
        雖然面積大小不同難以相提並論,但香港能舉辦國際賽的球場往往離不開旺角大球場和香港大球場。擁有自家專用訓練場的港超球隊更只有傑志和總部在廣州的富力,就算千萬大軍東方龍獅亦需借用香港大學場地訓練,其餘大多數以康文署足球場為大本營。先不說場地質素,有在香港踢過11人「衛生波」都知道,康文署管理質素何其「高級」,交收場地時間準過游泳比賽的計時器。想加操?自己行過隔離的硬地場吧。
 
        奉行「精英主義」的香港,連運動都不例外,計算運動項目是否值得投資,不是以普及性為優先,而是以回報為首要考慮,要有資助就要有獎牌。但沒有錢,又如何提升水平?
 
         有雞先還是有蛋先?台灣已經有明確答案,關島亦於有限中「盡做」,香港呢?
 
        入籍的考量
 
        最近能令全港足球人士「同仇敵愾」的事件,非中國足協「明串」港足為「八國聯軍」,依靠入籍兵的海報風波莫屬。


 \
 
        而只有16萬人口的關島,要培訓和找尋有能力球員絕對不是易事。但是,關島足總同樣意識到可以靠「外力」幫助。但與香港不同,他們不是等待外援球員「時晨到」入籍,而是到有大量關島移民旅居的美國,尋找於美職踢球而又合資格代表的關島裔球員為家鄉效力。當然他們的實力不會是美職頂級,但至少能為國家隊提供更多選擇,當中名氣最大的就有效力侯斯頓戴拿模的後衛迪拉格沙(A.J. DeLaGarza)。
 \
 
         同樣,連「睇波」都少人的台灣,近年也積極尋找「台灣的後裔」。宣佈對賽巴林之後退役,比利時出生的陳昌源(Xavier Chen,另有譯作夏維耶),雖然曾代表比利時U19,但2009年被當時台灣足協公關紅長陳家銘於「打機」時發現其台灣後裔身份,而力邀入籍台灣,成為當時為一旅歐的職業球員;在西班牙出身,在數間西乙球會打滾過的殷亞吉(Yaki Aithany Yen Tavio)同樣於2015年入籍台灣,雖然曾與上任教練不和而退隊,但近來已經回歸國家隊中。
 
        早前台灣又力邀效力蘇格蘭超級聯賽球隊羅斯郡的周定洋(Timothy Alexander Chow)入籍,上至政府、下至市議員都為此事而出心出力,2017年11月14日,23歲的周定洋代表台灣取得國際賽首頂「CAP帽」;同年又有年僅17歲,出身於車路士青訓系統,現效力水晶宮U-18的沈子貴(Will Donkin)完成申請台灣護照,更入選出戰亞洲盃的名單。
 
        反而甚少聽聞香港足總會著力尋找海外港人後裔入籍,若非早前林志堅(Lam Zhi-gin Andreas)於德甲上陣帶起話題,都未必有人知道其父為香港移民,有資格代表港隊上陣。
 
        鼓勵外流
 
       外流除了令球員擴闊眼界,亦可帶來質素的提升,亦能幫助提升國家隊的實力。
 
       關島國家隊外流與本地聯賽成員各佔一半,仍然積極尋找關島裔球員回國代表,相信會令有質素的外流球員不斷增加。雖然會有人認為所謂「旅外」的水份很高,但他們的質素卻無可否定。
 
        目前台灣有6-7位外流球員穩定入選,當中以陳柏良、溫智豪為表表者,雖然大部份效力於中甲或中超,但對於提升國家隊的實力都有相當大的正面作用。而新任的台灣主教練加利韋特(Gary White,正正是關島足球隊數年前飛躍進步的教練),除了對台灣的足球員充滿信心,亦都表明希望可以有更多球員外流的想法:「如果中國聯賽重新開放內援,我希望更多台灣球員能去中國鍛鍊。」
 
         香港近年有歐陽耀沖遠走歐洲,但卻難言成功。近年穩定入選港隊的外流球員只有法圖斯(Festus Baise)及高梵(Godfred Karikari),對巴林及黎巴嫩兩場賽事入選的更全是港超聯球員。即使中超已經取消內援制度,對香港球員外流失去了一個主要途徑。但東南亞聯賽,一直都對香港球員有興趣,筆者相信部分球員具備效力日乙球隊的實力,外闖絕非天方夜譚。
 
        硬件、入籍、外流,日本足總和球會當年尚在發展時就深明此道,大力鼓勵球員和球會;急起直追的關島和台灣開始展示出相當的野心,那麼香港呢?
 
 

文章关键词:香港足球 华人足球 台湾足球 关岛足球

足球集